6月9日,記者從西安多家銀行了解到,2023年第三期和第四期儲蓄國債(電子式)于6月10日至6月19日發(fā)行。其中第三期期限為3年,票面年利率為2.95%,最大發(fā)行額為190億元;第四期期限為5年,票面年利率為3.07%,最大發(fā)行額為190億元。第三期和第四期分別于2026年6月10日和2028年6月10日償還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由于近期不少銀行紛紛下調了存款掛牌利率,即將發(fā)行的兩期儲蓄國債受到了不少市民關注。“我投資比較保守,與其他理財產品相比,儲蓄國債不僅本金安全,收益也很穩(wěn)定,基本能滿足我的投資需求。”市民王先生表示。
記者了解到,本次發(fā)行的兩期國債由40家2021-2023年儲蓄國債承銷團成員通過網點柜臺代銷。中國工商銀行等31家承銷團成員可以同時通過其網上銀行代銷。中國工商銀行等10家承銷團成員同時還可以通過其手機銀行代銷。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兩期國債發(fā)行期內不得提前兌取,發(fā)行期結束后可提前兌取。提前兌取業(yè)務只能通過銀行營業(yè)網點柜臺辦理。購買了本次發(fā)行國債的投資者,如果提前兌取兩期國債,銀行會按照從上一付息日(含)至提前兌取日(不含)的實際天數和以下執(zhí)行利率向投資者計付利息,即從2023年6月10日開始計算,持有兩期國債不滿6個月提前兌取不計付利息,滿6個月不滿24個月按票面利率計息并扣除180天利息,滿24個月不滿36個月按票面利率計息并扣除90天利息;持有第四期滿36個月不滿60個月按票面利率計息并扣除60天利息。
(記者 李猛)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