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山已去華山來,日出潼關四扇開。”黃河與華山之間,潼關古城巍然屹立。3月28日,多國“Z世代”青年匯聚潼關,走進水坡巷,登臨岳瀆閣,相聚黃河邊,賞美景,聽老腔,共同感受老潼關的風采。
工作人員為多國“Z世代”青年介紹岳瀆景區(qū)概況 攝影 王紫薇
登岳瀆閣 賞山河盛景
岳瀆景區(qū)工作人員介紹,“岳瀆”二字取自“五岳四瀆”,“岳”為名山,“瀆”為圣水。在中國的大地上,這里是唯一一處既可以仰望華山、又可以俯瞰黃河的地方,成語“岳瀆相望”出于此,岳瀆景區(qū)取名亦源于此。站在這里,可以體悟華山與黃河的對話,欣賞黃渭洛三河交匯的美景,感受山河一覽、枕關帶河的大美潼關。
大美潼關,綠色先行。近年來,潼關縣累計投資5000萬元對東大門坮塬進行全面綠化,綠化面積2.3萬畝,栽植苗木45萬株。潼關縣林業(yè)局副局長郭建軍表示,通過多年的努力,潼關人在溝壑殘塬上打造出了一道綠色大門,為潼關構筑起了一道生態(tài)屏障。
潼關縣林業(yè)局副局長郭建軍(左一)為多國“Z世代”青年介紹近年來潼關在黃河生態(tài)保護方面做出的努力
現(xiàn)場多位“Z世代”青年拿起相機,拍攝視頻、照片打卡留念,將岳瀆相望的山河盛景通過他們的鏡頭,帶到世界各地。
來自敘利亞的拉丁(Ali Zein Alabdin)在岳瀆閣打卡留念 攝影 彭一鵬
來自羅馬尼亞的安娜(Crivat Ana-Maria)在岳瀆閣打卡留念 攝影 彭一鵬
多國“Z世代”青年拍攝岳瀆景區(qū)簡介 攝影 王紫薇
《中國詩詞大會》選手,來自羅馬尼亞的安娜(Crivat Ana-Maria)表示,她經(jīng)常在詩詞中讀到黃河,今天來到黃河岸邊,遠眺西岳華山,近觀三河交匯的盛景,身臨其境,對于黃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聞古音聲 看薪火相傳
來到黃河邊,黃河老腔自然不能錯過。老腔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寬音大嗓,粗獷豪邁,一人領唱,滿臺幫腔。“天下黃河十八彎,寧夏一彎到潼關。”老腔傳承人們一聲喊,瞬間點燃全場,多國“Z世代”青年全程錄像,不愿錯過任何一個精彩瞬間。
多國“Z世代”青年拍攝老腔表演 攝影 王紫薇
老藝人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娃娃們吼起老腔來一樣賺足了眼球。來自潼關縣濱河小學的孩子們雖然年齡不大,但是一招一式都相當?shù)轿?。多?ldquo;Z世代”青年輪番與孩子們合影。來自羅馬尼亞的安娜(Crivat Ana-Maria)表示,她很高興在這里看到了中國文化的薪火相傳,希望孩子們未來唱得更好。
據(jù)了解,少兒老腔是潼關縣濱河小學的一項特色課后服務。潼關縣濱河小學老腔少兒團將傳統(tǒng)的老腔與現(xiàn)代文明相融合,讓孩子們在學習老腔的過程中感受老腔的魅力,傳承老腔技藝。老腔社團正式開班約一學期,目前開設了兩個班,社團共有三十名學生,已初練成型。
多國“Z世代”青年與濱河小學的孩子們合影留念攝影 彭一鵬
走古街巷 繪潼關記憶
品味老潼關的風情,最不能錯過的地方就是水坡巷。據(jù)了解,潼關縣水坡巷始建于唐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巷道全長800余米,呈V字形,整體走勢東高西低,巷內布局一主兩輔,是潼關唯一保存至今的明清老街。同濟大學阮儀三教授稱此處為“北方最完美的山地水街”。2019年8月,被授予“陜西省首批歷史文化街區(qū)”。
從水坡巷返程途中,參訪團偶遇了來這里寫生的渭南師范學院大一師生,帶隊老師陳棟介紹,水坡巷是古潼關五十余條巷道之一,也是老城唯一保留下來的古巷道,八百余米的街巷,承載著潼關的歷史。學生們來到這里,可以更直觀地感受到老潼關的魅力,將歷史融入到藝術創(chuàng)作當中。陳棟說:“我自己就是渭南人,能帶著學生來這里走一走、畫一畫潼關的歷史,讓他們親眼看看老潼關,也是一種傳承。”
渭南師范學院學生王夢菲筆下的水坡巷 渭南師范學院供圖
來自敘利亞的拉丁(Ali Zein Alabdin)和渭南師范學院的學生們打招呼并合影留念 攝影 王紫薇
遇到前來參觀的外國友人,學生們也十分熱情,主動和來自敘利亞的拉丁(Ali Zein Alabdin)打招呼,拉丁告訴學生們,他畢業(yè)于南京藝術學院,和同學們的專業(yè)很相似。學生們紛紛夸拉丁中文好,并表示要將今天拍攝的視頻和照片保存下來留作紀念,希望拉丁有機會再來渭南走一走看一看。
岳瀆相望,千古潼關。潼關千百年來的起起伏伏,磚石街巷、山岳河川皆是見證。以后的潼關,在娃娃們的老腔聲里,在學生們的畫筆下,也在“Z世代”青年的鏡頭中,更在每個潼關人的腳下。參訪團的身影漸行漸遠,千古潼關的故事仍在繼續(xù)。(文 王紫薇)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