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30 09:09:42 來源:新華網(wǎng)
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題:繼承英烈遺志 續(xù)寫英雄榮光——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勉勵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在讀英烈子女鞭策人民衛(wèi)士再立新功
新華社記者熊豐、任沁沁、齊琪
“你們的父輩勇于擔當作為,甘于犧牲奉獻,他們的精神永遠值得銘記和發(fā)揚。”在中秋節(jié)、國慶節(jié)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9月28日給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在讀英烈子女回信,深切緬懷公安英烈,對公安英烈子女成長成才提出殷切期望。
習近平總書記的關(guān)心關(guān)懷讓公安英烈家屬倍感溫暖、深受鼓舞;讓廣大公安民警士氣振奮、斗志昂揚。大家表示,要賡續(xù)英烈精神、汲取前進力量,矢志不渝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wèi)士,努力在新征程上爭取新的更大光榮。
新中國成立至今,全國公安機關(guān)共有1.7萬余名民警因公犧牲,其中3700余人被評為烈士。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接見全國公安系統(tǒng)英模代表,對弘揚公安英模精神、照顧好因公犧牲同志的家人提出要求。
“第十個烈士紀念日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我們回信,是關(guān)懷,更是激勵。”一字一句地讀著回信內(nèi)容,寫信學生代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2020級偵查學專業(yè)本科生黃海濤眼眶濕潤:“父輩雖然離我們而去,但黨和人民沒有忘記他們。我們一定不辜負總書記的期望,努力練就擔當作為的真本事,早日成長為社會主義事業(yè)優(yōu)秀建設者和人民公安事業(yè)可靠接班人。”
英魂不泯,垂范后人。袁瑜是中國人民警察大學2020級公安政治工作專業(yè)大四學生。2003年,他的父親袁少鋒在執(zhí)行公務中犧牲被評定為烈士。在父親的英雄事跡感染下,他堅定從警之志,成為了一名共和國預備警官。
“總書記的回信飽含著對我們的深厚期許。懷著對黨的感恩之心,我們要扛起父輩的旗幟,為守護平安中國貢獻青春力量。”袁瑜說。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被譽為“共和國警官的搖籃”,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讓全體教師感受到沉甸甸的使命感。“記得在一堂難忘的思政課上,一名公安英烈后代深情講述父親的英勇事跡,并表達繼承父輩遺志的決心,那一刻所有人都為之動容。”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白潔說,“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更要用心用情講好公安英烈故事,教育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樹牢從警報國之志。”
“公安教育工作者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警鑄劍的重任。”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公安信息技術(shù)與情報學院教授張冬冬說,作為一名公安院校教師,將緊跟時代發(fā)展和公安工作需要,以高度的責任感教書育人、培根鑄魂,引導他們扛起責任擔當,刻苦學習訓練,努力練就報國為民的過硬本領。
中秋國慶佳節(jié),北京長安街張燈結(jié)彩,國旗飄揚。正在執(zhí)勤的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府右街派出所民警崔申迪閱讀著回信內(nèi)容,心中感慨萬千。
“28年前,父親崔大慶在抓捕犯罪嫌疑人時英勇犧牲,那一年,我剛剛5歲。父親身著警服的樣子,成為了我腦海中永恒的記憶。”崔申迪說,“總書記在回信中希望我們以英雄的父輩為榜樣,我將銘記于心,用矢志不渝的堅定信仰、櫛風沐雨的平凡堅守,續(xù)寫先輩們一心為民、不怕犧牲的時代新篇。”
重慶市公安局沙坪壩區(qū)分局紅巖派出所轄區(qū)覆蓋了歌樂山烈士陵園、紅巖魂陳列館、渣滓洞等景區(qū),派出所教導員何巧正在和同事們落實各項服務保障措施,確保節(jié)日期間平安有序。
“公安英烈是公安戰(zhàn)線的杰出代表,是公安隊伍的光輝典范。我將以公安英烈的英雄事跡為榜樣,把對英烈的深切緬懷化為忠誠履職盡責的不竭動力,投入到為民服務、守護平安的工作中。”何巧說。
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守護人民的幸福和安寧,是人民警察的神圣職責。9月29日上午,福建省“漳州110”六中隊舉行崗前交接儀式,全體隊伍精神抖擻,整裝待發(fā),堅持“百姓過節(jié),警察站崗”傳統(tǒng),保持高頻率巡邏防控,做到“見警察、見警車、見警燈”,讓人民群眾安心安全過節(jié)。
“總書記的回信,是向公安英烈的崇高致敬,是對公安英烈子女的殷殷期望,更是對公安隊伍的勉勵鞭策。‘漳州110’將始終弘揚公安英模精神,鑄牢忠誠警魂,堅守為民初心,做新時代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守護者。”“漳州110”大隊長洪森表示。
在移民管理警察守護的國門口岸,在交通警察站崗的道路街頭,在服務群眾的社區(qū)警務一線……中秋國慶假期,全國公安機關(guān)和廣大公安民警堅守崗位,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關(guān)心關(guān)懷轉(zhuǎn)化為捍衛(wèi)政治安全、維護社會安定、保障人民安寧的實際行動,努力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不懈努力,為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積極貢獻力量。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zhuǎn)載,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quán)、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