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8日下午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了
位于河南省安陽市的殷墟遺址
他感慨地說:
“殷墟我向往已久,
這次來是想更深地學習理解中華文明,
古為今用,
為更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借鑒。”
2022年10月26日至2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陜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陽市考察。這是28日下午,習近平在安陽市殷墟博物館考察。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距今3300多年的殷墟
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文獻可考
為考古發(fā)掘所證實的
商代晚期都城遺址
殷墟及所出土的甲骨文
使傳說中的商朝徹底得到證實
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
往前推進了約1000年
2022年10月26日至2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陜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陽市考察。這是28日下午,習近平在安陽市殷墟博物館考察。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近一個世紀來
考古工作者櫛風沐雨
對殷墟持續(xù)發(fā)掘研究
殷墟作為實證中華文明
起源、形成、發(fā)展的關鍵遺址
揭示了中華文明密碼
延續(xù)了中華文化根脈
2022年10月26日至2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陜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陽市考察。這是28日下午,習近平在安陽市殷墟遺址考察。新華社記者 丁林 攝
這里先后發(fā)現了商代宮殿宗廟建筑基址、
王陵大墓、祭祀坑、聚落遺址、
手工業(yè)作坊遺址、甲骨窖穴等
出土了數量驚人的甲骨片、青銅器、
玉器、陶器、骨器等精美文物
全面系統地展現了我國商代晚期都城的風貌
2006年7月13日
安陽殷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標志著殷墟的重要國際地位
成為文化自信的一種象征
在其成功申遺17周年之際
讓我們一起
走進古老殷墟
這是殷墟發(fā)現的唯一一件牛形青銅尊
通高22.5厘米,長40厘米,重7.1千克
牛頭前伸、雙目大睜、??谖?/p>
牛角彎曲有力,四足粗短壯實
生動展現了一頭成年水牛的雄姿
該鼎出土自商王武丁配偶婦好之墓
器形碩大,造型莊重
是商代青銅器的代表性作品
這件由婦好子女特意為其鑄造的青銅重器
不僅伴她安息了數千年
也成為我們了解商代厚葬禮儀的國之重器
據不完全統計
殷墟至今已出土馬車上百輛
精心打制的馬車可用于
日常出行、田獵、禮儀、戰(zhàn)爭等
不僅代表了中國3000多年前的制造業(yè)水平
更是當時身份等級的象征
殷墟出土了多件青銅斝
紋飾細膩典雅、樣式中正莊嚴
是商代高度發(fā)達的青銅文明的一個縮影
也是殷商時期祭祀文化與酒文化的見證
殷墟出土的陶三通管表明
3000多年前這座商代晚期都城
鋪設地下排水管時已形成網絡分支
讓我們能夠從中一窺殷商時期的
城市規(guī)劃理念和王朝都城面貌
除了龍形玉玦
殷墟還出土了大量精美的
寫實玉雕和裝飾性玉器、玉禮器等
為研究商代的制玉工藝、
用玉制度、玉器功能、玉器文化等
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材料
數千年傳承不息
一代代薪火相傳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早已融入中國人的血脈
成為我們心靈深處的文化基因
“對歷史最好的繼承,
就是創(chuàng)造新的歷史;
對人類文明最大的禮敬,
就是創(chuàng)造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
習近平總書記堅定有力的話語
跨越時空、指引未來
殷墟
作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fā)現之首
價值之大
地位之高
意義之重
不言而喻
在新的歷史起點
它仍將繼續(xù)訴說“大邑商”的傳奇故事
帶我們領略中華文明
不斷煥發(fā)的蓬勃力量
出品:李俊 唐衛(wèi)彬
策劃:常愛玲 齊慧杰 周寧 林嵬 令偉家
監(jiān)制:胡國香 桂娟 張書旗
統籌:唐顥宸 王晶晶
記者:袁月明 史林靜
設計:聶毅 王宇軒
編輯:趙露露 邱星翔
終審:曹建禮
指導單位: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
出品單位:新華社新媒體中心、新華社河南分社
支持單位:中國互聯網發(fā)展基金會
學術指導: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岳占偉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