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利雅得12月7日電 “薩拉姆-阿萊孔!”“你好!”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與當?shù)嘏笥延冒⑽暮椭形囊黄鸫蛘泻?,令遠道而來的記者倍感親切溫暖。
國家主席習近平赴沙特利雅得出席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并對沙特進行國事訪問。阿拉伯國家各界人士熱切期待習近平主席的到來,認為此行對中阿關系具有里程碑式重要意義,為攜手構建面向新時代的中阿命運共同體注入新動力。習近平主席的中東之行備受矚目。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中沙深化戰(zhàn)略對接
2016年,習近平主席出訪沙特,兩國元首將雙邊關系提升為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在元首外交的親自擘畫和推動下,中沙政治互信持續(xù)深化,各領域合作不斷拓展,在國際和地區(qū)事務中協(xié)調配合,在聯(lián)合國、金磚+、上海合作組織、二十國集團等多邊平臺上溝通合作,在應對新冠疫情、全球氣候變化等重大挑戰(zhàn)中同聲相和、守望相助。
沙特首都和最大城市利雅得是一座綠洲城市,在阿語中意為“花草茂盛的花園”。新華社記者隋先凱攝
利雅得亮眼的“中國元素”。新華社記者王東震攝
走進沙特阿拉伯,中國元素早已深入百姓生活和國家建設,凸顯中沙交流合作的廣度、深度和溫度:
在首都利雅得從機場通往市中心的路上,中國企業(yè)的廣告牌格外醒目。中國品牌選擇沙特市場設立海外最大旗艦店、發(fā)布最新產品,也備受沙特消費者青睞。中方運營的輕軌服務2000萬人次的麥加朝覲之旅。中文被納入沙特所有教育階段的課程之中。一系列重大項目推進著中方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沙特“2030愿景”的戰(zhàn)略對接。
這是位于利雅得的華為海外最大旗艦店。新華社記者王東震攝
6年前,兩國元首共同為中沙延布煉廠的正式投產按下啟動鍵。當時,沙特人海賽姆(中文名高海森)通過視頻連線用中文匯報項目進展。“我永遠難忘這個經歷。”他鼓勵子女未來像自己一樣去中國留學、參與中沙交流合作的重要項目。
年輕選手身穿中式傳統(tǒng)服飾參加中文比賽。新華社記者王海洲攝
年輕一代中,熱愛中華文化的“知音”越來越多。沙特姑娘瓦薩爾(中文名王索麗)特別喜愛習近平主席曾在2016年署名文章中引用的唐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習主席一定是希望中沙像兄弟一樣。”她說。
在沙特今年首次舉辦的“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中,艾哈邁德(中文名張云飛)奪得冠軍。正是看到中沙高層交往給人文交流帶來的寶貴機遇,他上大學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中文專業(yè)”。他正熱切期盼著習近平主席再度來訪。
獨行快,眾行遠
中阿峰會具有里程碑意義
習近平主席此訪與阿拉伯國家領導人共商發(fā)展大計,將推動構建面向新時代的中阿命運共同體邁出堅實步伐。
這是位于利雅得的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國際會議中心。新華社記者隋先凱攝
中阿兩大古老文明的對話穿越時空,中阿人民的交往跨越山海,演繹著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主旋律。
位于利雅得的馬斯馬克堡。新華社記者隋先凱攝
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中阿在爭取民族獨立、實現(xiàn)民族振興的道路上肝膽相照、風雨同舟,雙方友好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實現(xiàn)歷史性跨越。
1966年12月14日,中國醫(yī)療隊與一名阿爾及利亞患者交談。新華社發(fā)
“獨行快,眾行遠。”習近平主席曾引用這句阿拉伯諺語,道出中阿攜手同行的真諦。
自習近平主席2014年首次提出打造中阿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以來,阿拉伯國家反響熱烈,雙方達成積極共識。2018年,中阿建立了全面合作、共同發(fā)展、面向未來的戰(zhàn)略伙伴關系。中國發(fā)出的全球發(fā)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也獲得渴望和平發(fā)展的阿拉伯國家廣泛認同和積極參與。
12月5日,利雅得的煙花表演。新華社記者王東震攝
中國連續(xù)多年成為阿拉伯國家第一大貿易伙伴,2021年中阿貿易額達到3303億美元,比10年前增長1.5倍。中國已同20個阿拉伯國家及阿盟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實施200多個大型合作項目,惠及雙方近20億人民。
“我們去的時候面對一片荒漠,走的時候留下一片熱鬧。”這是中國建設者的自豪心聲,更是中阿務實合作的生動寫照。中國速度、中國技術、中國標準在阿拉伯世界推動經濟、造福民生、創(chuàng)造就業(yè)、培育人才。一個個“中國建造”“中國制造”的重點項目印上卡塔爾、阿爾及利亞、蘇丹、科威特等國家的貨幣。
“中國建造”盧賽爾體育場是卡塔爾世界杯主體育場,被印上卡塔爾10里亞爾紙幣。新華社記者王東震攝
當前,世界進入新一輪動蕩變革期,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中國和阿拉伯國家同為發(fā)展中國家重要成員,同為國際舞臺上重要政治力量。在世界發(fā)展進步的大潮中,中阿雙方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加強合作、共克時艱、攜手前行。
-END-
總策劃:袁炳忠
策劃:倪四義 班瑋 張浩
監(jiān)制:李拯宇 吳中敏
統(tǒng)籌:閆珺巖 辛儉強 蔣國鵬
文字:孫浩 李良勇 胡冠 郝薇薇 蔣國鵬 田野
視頻:王海洲 余福卿 楊依然 李琰 段敏夫
攝影:王東震 隋先凱
剪輯:沈浩洋
編輯:馬曉燕 錢泳文
新華社國際部制作
新華社國際傳播融合平臺出品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