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艹先锋影音在线,先锋天堂AV在线网,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户外,亚洲综合色婷婷六月在线图片

<strike id="i2w4y"></strike>
  • <strike id="i2w4y"><code id="i2w4y"></code></strike>
    
    
  • <strike id="i2w4y"><code id="i2w4y"></code></strike>
  • 稻菽千重浪丨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

    2022-09-24 20:50:38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摘要]隨著中晚秈稻零星上市,秋糧收購工作正陸續(xù)展開,預計旺季收購量達1.85億噸。今年,國家繼續(xù)對主產區(qū)中晚稻實施最低收購價政策,已建成5500多家糧食產后服務中心,將及時為農戶們提供糧食清理、干燥、收儲等服務,促進增收減損。...

      秋風拂過,稻菽飄香。

      隨著中晚秈稻零星上市,秋糧收購工作正陸續(xù)展開,預計旺季收購量達1.85億噸。今年,國家繼續(xù)對主產區(qū)中晚稻實施最低收購價政策,已建成5500多家糧食產后服務中心,將及時為農戶們提供糧食清理、干燥、收儲等服務,促進增收減損。

      “種糧支持政策挺給力,農技專家耐心指導,幫助我們實現了高產,畝產超1400斤。”走進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種糧大戶常興鐸的玉米地,粗壯的秸稈上綴滿果實。

      在貴州省開陽縣花梨鎮(zhèn)十字村,水稻剛收割完,田埂上的運糧車已做好準備。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與村民早早簽訂了協(xié)議,每斤以高于市場價0.3到0.4元的價格收購稻子,鄉(xiāng)親們不用擔心稻子售賣的事。

      今年上半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87元,實際增長4.2%。

      大江南北,不同“豐”景,同樣的喜悅。

      △“曬秋”一景

      陜西省榆林市米脂縣,再過不到半個月,沉甸甸的谷穗就可以脫殼成小米了。

      2021年9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到米脂縣考察調研。途經一片田地時,總書記臨時叫停了車,走進田間,察看谷子、糜子、玉米長勢,感慨地說:“鄉(xiāng)親們今天的日子過得很踏實。”

      “今年我種了小米650多畝,谷穗粗長、顆粒飽滿,百分之五十的谷穗已經發(fā)黃,畝產相較去年要高出100至120斤,每斤能賣10元左右。”豐收時節(jié),村民們滿懷期待。

      △9月15日,北大荒集團建設農場職工駕駛大型機械搶收豐收的大豆。

      今年,國家繼續(xù)對主產區(qū)中晚稻實施最低收購價政策,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格分別為每斤1.29元、1.31元。

      日前,多部門發(fā)文要求切實做好2022年秋糧收購工作。文中明確提出,要讓農民賣“明白糧”“舒心糧”,要著力提升現場服務水平,做到價格上墻、標準上榜等工作。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正密切跟蹤秋糧上市情況,認真組織開展市場化收購和政策性收購,切實強化收購監(jiān)督檢查,堅決守住農民“種糧賣得出”的底線。

      河北邢臺賈宋鎮(zhèn)武莊村,農民梁立峰有本細致的“種糧賬”。

      “今年小麥平均畝產1200多斤,每斤能賣1.6元,我種植了500畝,能收入近100萬元呢。”

      “這個屬于植保機械,政府有補貼。”梁立峰的“種糧賬本”上,每筆賬都清清楚楚——自走式噴藥機,一臺5萬元、補貼1.5萬元。

      黑龍江北大荒集團的大豆地里,種糧農民劉琦也在算賬。今年,劉琦種植了8000畝的玉米和大豆,到目前為止已經領取了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和耕地地力補貼將近70萬元。

      △甘肅平涼農民喜獲豐收。

      近日,中央財政下達資金100億元,再次向實際種糧農民發(fā)放一次性補貼,統(tǒng)籌支持秋收秋種,緩解農資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這已是今年中央財政第三次下達補貼資金,既支持種糧的小農戶發(fā)展生產,又為新型經營主體發(fā)展適度規(guī)模經營提供支撐。

      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關鍵是讓農民種糧有錢掙。

      “瞧,這就是用火山石斛做的茶,長在火山石上的石斛。”

      施茶村,坐落在火山腳下的海南省??谑行阌^(qū)石山鎮(zhèn)。萬年前的火山爆發(fā),給這里留下了遍地的火山巖。

      “要鼓勵和扶持農民群眾立足本地資源發(fā)展特色農業(yè)、鄉(xiāng)村旅游、庭院經濟,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沿著石板路走進施茶村火山石斛園,了解石斛規(guī)?;N植等情況。

      火山巖曾被村民當做廢料,現在成了石斛生長的樂土。石斛產業(yè)“盤活”了施茶村的發(fā)展。

      △施茶村通過“村委會+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發(fā)展石斛產業(yè)。

      目前,施茶村的石斛基地已由最初的200畝擴大到近千畝,品種也從一兩個發(fā)展到60多個。

      石斛研粉、石斛鮮條、石斛酒、石斛化妝品……施茶村石斛產業(yè)園有了一條條產品線。

      3600元、2.4萬元、3.2萬元,2013年到2021年,施茶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高。

      如今,“因石致富”的施茶村有了個大計劃——打造一條20公里的火山特色旅游道路,將施茶8個自然村、5個火山口、9個溶洞串起來。

      如今,我國鄉(xiāng)村產業(yè)蓬勃發(fā)展——累計創(chuàng)建140個優(yōu)勢特色產業(yè)集群、250個國家現代農業(yè)產業(yè)園、1300多個農業(yè)產業(yè)強鎮(zhèn)、3600多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zhèn)。一批鄉(xiāng)土特色鮮明、主導產業(yè)突出、質量效益較高的鄉(xiāng)村產業(yè)發(fā)展高地正蓬勃發(fā)展。

      金秋九月,大興安嶺斑斕多姿。內蒙古科爾沁右翼前旗的鄉(xiāng)間路兩邊,一排排成熟的沙果,成為一道別樣的風景。

      當地將小沙果做起產業(yè)“大文章”:新鮮沙果可以加工成果汁、果脯、果醬等產品,賞花節(jié)、采摘節(jié)的舉辦讓更多農民吃上了產業(yè)飯。

      △沙果干制作

      今年,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xiāng)村振興補助資金用于產業(yè)的比重將達到55%以上,重點支持聯農帶農富農產業(yè)發(fā)展,多措并舉增加老百姓的家庭經營性收入。

      收獲,不僅在田間地頭。

      在陜西柞水縣小嶺鎮(zhèn)金米村,小小的直播間把“小山村”和廣闊的“大世界”連接了起來。

      △村民在大棚內觀察木耳長勢。

      2020年4月20日下午,金米村主播李旭瑛和負責人趙少康正在做直播前的準備。

      習近平總書記走到直播平臺前,同他們親切交談,詢問產品銷售情況。總書記說,電商作為新興業(yè)態(tài),既可以推銷農副產品、幫助群眾脫貧致富,又可以推動鄉(xiāng)村振興,是大有可為的。

      2021年金米村年銷售木耳65噸,其中網絡銷售40噸左右,銷售額達850萬元。

      今年秋天,金米村的木耳電商銷售更火了,預計發(fā)展300萬袋。網友們笑稱“蜂擁‘耳’上”。

      △金米村現代農業(yè)園,農產品直播已經成為“日常”。

      2021年,超過100萬農戶通過網絡銷售農產品。電商帶給農民一條新的致富路。

      今年,農業(yè)農村部等部門發(fā)布關于開展2022年農業(yè)現代化示范區(qū)創(chuàng)建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推進電子商務進鄉(xiāng)村,促進農副產品直播帶貨等新業(yè)態(tài)健康發(fā)展”。

      秋收時節(jié),各地政府部門積極推廣電商直播,通過舉辦直播技能培訓等,讓農戶更好地推廣特色農產品。

      △茶農向網友介紹勐海普洱茶。

      “大家好,歡迎來到沿河農產品直播間……”對著手機正在直播的陳琴霞是貴州銅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中界鎮(zhèn)一位村民。

      經過電商老師的培訓,陳琴霞在鏡頭前從容而自信。

      看到屏幕上出現“我要6桶紅薯粉”“要袋牛肉干”等留言,陳琴霞很激動,這是她第一次嘗試直播帶貨。直播帶貨,成了陳琴霞和當地一群“新農人”的“新農活”。

      秋收時節(jié),線上線下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做農民,干農業(yè),種糧食,大有前景!”

      穩(wěn)定和加強種糧農民補貼,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發(fā)展鄉(xiāng)村產業(yè),讓農民有活干、有錢賺;搞好鄉(xiāng)村建設,為農民把好事辦好、把實事辦實……鄉(xiāng)親們的日子越來越紅火。

      總監(jiān)制丨錢蔚 王姍姍

      監(jiān)制丨 張鷗

      制片人丨興來

      主編丨寧黎黎

      編輯丨程昱

      視覺丨江雨航

      校對丨楊彩云

      責任編輯:程昱

    編輯: 穆小蕊

    相關熱詞: 秋糧 收購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