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wèi)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目前正和她的團隊在武漢。
我們將走進李蘭娟的“一線日記”,紀錄她的工作,記錄一線醫(yī)護人與病毒賽跑的速度。
2月4日,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東院,李蘭娟抵達武漢第3天。
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蘭娟:核酸檢測一定要每天檢,核酸檢測最重要的是觀察人身上的病毒,我在sars的時候每天早晨做,到第十三天的時候,一個患者的核酸檢測陰性了。我就告訴icu病房里的醫(yī)生護士,說這個病人沒有傳染性了。
醫(yī)生:我們是血也做,呼吸道分泌物也做。
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蘭娟:對,大便里面有沒有病毒也很重要。
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東院區(qū),是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危重患者的定點醫(yī)院。李蘭娟帶領她的團隊,與來自浙江、四川、遼寧等援鄂醫(yī)療隊的醫(yī)護人員一起,共同商討診療方案。在這里,收治了16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危重患者。
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蘭娟:檢測的項目要把它留好,要一張單子,把它理出來,貼在ICU里面。檢測的項目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寫好。
經(jīng)過三小時的討論,治療方案終于確定。明天一早,李蘭娟將帶領團隊,對部分危重病人實施救治。她仔細交代需要注意的細節(jié),并囑咐大家一定要做好防護。
總臺央視記者 卞曉妍:您這兩天身體怎么樣?睡得好不好?
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蘭娟:沒問題,身體好。
總臺央視記者 卞曉妍:好好保重啊。
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蘭娟:沒問題,放心好了。家里人都擔心我,其實我身體還是蠻好的。
樹蘭(杭州)醫(yī)院副院長 湯靈玲:李院士你太逞強了,您比我們大幾十歲呢。
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蘭娟:沒有問題。
樹蘭(杭州)醫(yī)院副院長 湯靈玲:她工作太忘我了呀,每天睡3小時。
總臺央視記者 卞曉妍:您就睡三小時太少了,多睡一點。
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蘭娟:現(xiàn)在盡快聯(lián)系,怎么樣提高檢測試劑的敏感性的問題。把這件事情要做好,檢測試劑的敏感性是非常重要的。
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副院長 江應安 :70幾歲的老人了,真的是不分晝夜,她凌晨4點下的火車,吃過早餐接著就開會,各個醫(yī)院的專家,基層的管理者,都要見面,把她對疾病的認識告訴我們。我感覺,這個老太太,真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脊梁。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zhuǎn)載,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quán)、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