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艹先锋影音在线,先锋天堂AV在线网,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户外,亚洲综合色婷婷六月在线图片

<strike id="i2w4y"></strike>
  • <strike id="i2w4y"><code id="i2w4y"></code></strike>
    
    
  • <strike id="i2w4y"><code id="i2w4y"></code></strike>
  • 匡松:我為水稻著本書

    2022-10-10 09:07:15  來源:各界新聞網(wǎng)-各界導報  


    [摘要]2022年9月,《稻米,比珍珠更珍貴》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發(fā)行,出版社終審人評價它“有情懷,有知識,既是優(yōu)美的散文,又是優(yōu)秀的科普”。...

      □ 實習記者 馮倩楠 記者 趙婧

      去年9月6日,科普圖書作家、退休教授匡松驅(qū)車來到距離成都120公里的鄭家溝紅光村,在水田邊駐足良久后,他捧起一穗水稻。這是他觀察水稻的第160天,也是一株名叫“阿香”的水稻收割的日子。

      金秋收獲,稻田飄香。今年在和“阿香”道別整整一年后,《稻米,比珍珠更珍貴》出版。

    匡松手捧新收獲的稻谷 受訪者供圖

      突發(fā)奇想的決定

      稻米,從何而來?如何生長?2020年冬,匡松的腦子里突然閃過這個問題。“當習慣成為自然,當飽餐習以為常,我們這些普羅大眾誰又會去思考稻米的意義?”匡松說。

      “要了解一個新的領(lǐng)域,就去寫一本關(guān)于那個領(lǐng)域的書。”物理學家惠勒的這句話,令一直深耕于計算機基礎教育,從未接觸過水稻相關(guān)領(lǐng)域的匡松醍醐灌頂。他決定自掏腰包、深入田野,記錄觀察水稻的成長和生命。

      作為擁有編著超過240本計算機科普圖書經(jīng)驗的專家,匡松很快就有了規(guī)劃——這將是一本圖文并茂的科普書。他找到了攝影師夏天、陶瓷藝術(shù)家、插畫師詹小英,組成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團隊。

      四川是國家級三大水稻制種基地之一,為了尋找合適的觀察地點,在2021年的播種季節(jié)來臨前,匡松跑遍了成都周邊的村落。他最終把觀察地選在攝影師夏天的家鄉(xiāng)——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qū)紅光村,一個被他們稱為“安詳寧靜的人間天堂”的地方。

      “泡”在田間地頭

      “人就像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袁隆平院士的這句話,被匡松寫在全書的第一頁。為了編寫好這本書,匡松跑遍了國內(nèi)有關(guān)稻米文化的遺址和博物館,研讀了諸多文獻資料,尤其是受到了袁隆平院士精神的鼓舞。

      匡松選擇觀察的稻田的主人是年過古稀的老農(nóng)鄭邦富大爺,2021年春分剛過,鄭大爺便將隆平高科的“晶兩優(yōu)1377”兩系雜交水稻種子播撒進秧田。

      匡松選擇了一顆稻米種子,為它取名“阿香”,從翻土、備種、播種、秧苗移栽,到拔節(jié)、孕穗、抽穗,再到灌漿、完熟、收割、歸倉……不論是大霧、大雨還是暴曬天氣,他從未落下仔細觀察“阿香”短暫一生中的每一環(huán)節(jié)。他每次早上六點半就駕車出發(fā),到了水田后便把褲腿挽到膝蓋上方,經(jīng)常在田里一“泡”就是一天。

      總在田間地頭,匡松免不了和許多動植物打交道。自稱是“理想主義者”的他,筆下萬物有靈,秧苗如是,動植物亦如是:蜜蜂會感謝布谷鳥、蜻蜓整天談情說愛、大鵝會贊美“阿香”、小鴨子為“阿香”歌唱、一只名叫“少俠”的青蛙在“阿香”身邊吟詩誦詞……

      “你一個人待在田里干啥?”剛開始,常有村民不解地問匡松。

      時間長了,村民和他的關(guān)系逐漸親密,大家?guī)衩?、撈魚蝦,不時邀請他回家吃飯,傾訴家長里短。禮尚往來,匡松也從城里帶些醬、醋、油給他們。

      2021年春分至秋分,匡松在成都市和紅光村之間往返40余次,曬得黝黑的皮膚、幾千公里的汽車里程、滿滿一大本筆記都是他奔波田間地頭的見證。

      飽含情懷的科普散文

      “我們的祖先在一萬多年前發(fā)現(xiàn)了稻米,袁隆平院士解決了全世界人民的吃飯問題。”在匡松心里,一粒小小的稻米也是文化自信的體現(xiàn)。5袋約11萬粒的種子,長成了5000多斤的稻谷。站在豐收的谷倉前,匡松真切地感受到了“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的震撼。

      為了將“中華稻米文化”融入書中,匡松在觀察之初就定下一條鐵律:要以中國農(nóng)歷二十四節(jié)氣為時間刻度,在每個節(jié)氣日,無論如何必須下田。而為了保證“中華稻米文化”融入的“原汁原味”,在書中需要“旁征博引”時,他都使用中國科學家、水稻考古學家的文獻資料。就連圖書的排版設計他都親自上陣,在每個章節(jié)開頭,通過引用兩句相關(guān)聯(lián)的古詩詞,證明并講述我國稻米文化的源遠流長。

      2022年9月,《稻米,比珍珠更珍貴》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發(fā)行,出版社終審人評價它“有情懷,有知識,既是優(yōu)美的散文,又是優(yōu)秀的科普”。

      “一粒米都容不得浪費,以后一定珍惜糧食、好好吃飯。我從小就會背‘粒粒皆辛苦’的詩篇,此前卻從未體會過‘鋤禾日當午’的艱辛。”在收割“阿香”當天,攝影師夏天對匡松說。

      “珍惜糧食、熱愛土地、敬畏自然。”匡松說,這就是自己想表達的,如果能通過這本書喚起更多人關(guān)心鄉(xiāng)村、關(guān)注農(nóng)情那就再好不過了。

    編輯: 吳佳蕊

    相關(guān)熱詞: 水稻 科普散文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zhuǎn)載,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quán)、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wǎng)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quán)均屬各界新聞網(wǎng)所有,任未經(jīng)本網(wǎng)協(xié)議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