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的雷聲驚動大地,豐盈的雨水撩撥草木。端午近了,此時露水晶瑩,井水清冽,河水飽滿……無論是打艾草、割菖蒲、包粽子還是賽龍舟,水都滋潤著端午時節(jié)。
小時候在鄉(xiāng)村,每年端午,母親和嬸子們都會結(jié)伴去打艾草。山澗河畔,艾草青青,菖蒲繁茂,一片蔥郁。水生草木,水利萬物。最后,這些被霧水濡濕的菖蒲、艾草會被采回家中。那跟著母親打濕的鞋腳一同回家的艾草,一部分守在床頭,一部分變成了艾水。
艾水是我們的洗澡水。水柔滑,艾芳香,在正午陽光下的澡盆中嬉笑打鬧,即便小孩再頑皮,母親都很有耐心。我不知道這是因為“洗了端午澡,長命又百歲”的講究,還是水潤化了母親的脾氣。一院的艾香,滿腔的愛意,飄滿村莊。后來我才知道,端午節(jié)又名浴蘭節(jié),在西周時就有“蓄蘭沐浴”習俗。漢代《大戴禮》云:“午日以蘭湯沐浴。”那洗去的不僅有一身的污穢,還有一年的晦氣和疾病。
端午,還被包裹在一個個濃香蜜意的粽子中。每年端午,父親都要給一家人包粽子。井水淘洗的粳米,又大又紅的黃河棗,開水煮軟的蘆葦葉,形如繩索的馬蓮草,在父親的巧手中,變成了一個個飽滿的粽子。煮熟后,蘆葦葉、馬蓮草的清香,棗的甜蜜,都融入米中。我問父親,端午的粽子為什么這么好吃?父親笑說,都是因為水好。對于莊稼人來說,雨水不僅代表著豐收和喜悅,還代表著富足和安康。豐沛的雨水,不僅澆灌出了香米、甜棗、綠葦,還煮出了一鍋端午的味道。
資料圖 新華社發(fā) 勾建山 作
“午時水飲一嘴,好比補藥吃三年。”牙齒幾乎掉光的三奶奶,每年端午都要泡一壺上好的茶水,邀請村里的老人一起喝。一群鶴發(fā)童顏的人,坐在門前的藤椅上慢悠悠地享用。倒水、添茶、聊天,三奶奶不急不忙,快百歲的人了,仍然是紅光滿面,身子硬朗。我曾經(jīng)問過三奶奶養(yǎng)生的秘訣,三奶奶笑說,常喝午時水健康又長壽。午時水,就是正午時取的水。古人講究陰陽。端午即端陽,端午午時水,即太陽正時最初的水,用來泡茶最好喝。村外有一眼百年老泉,泉眼無聲,四季水流不斷。每年端午正午,村人們提桶拎壺爭先恐后地趕往老泉,等候提取午時的泉水。
水上龍舟,是村子里最隆重的端午活動。每當此時,江岸邊,人頭攢動。江面上,碧波蕩漾,鑼鼓聲聲,龍舟你追我趕。“五月五,端午水。”簡單的一句俗語,卻包含著人們對水的渴盼又恐懼的心理。端午節(jié)后,南北方全面入汛,雨水充裕,江湖驟滿,波濤洶涌,牽一而發(fā)。所以,舉行龍舟競渡祭祀水神的活動,不僅是人們企盼江河安瀾、歲歲平安的夙愿,還是古人用自己的力量調(diào)節(jié)陰陽均衡的一種努力。還有一說,龍舟競渡是為了紀念投江的屈原。但不管怎樣,這競渡都讓人血液沸騰,如水波般激情豪邁。
端午,是一個被水滋潤的節(jié)日。它是祈求,是祝福,是力量,是一種民族的希冀。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zhuǎn)載,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quán)、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