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3月18日,記者從陜西歷史博物館(陜西省文物交流中心)獲悉,為紀念中日邦交正?;?0周年,一場精心策劃的《兵馬俑與古代中國——秦漢文明的遺產(chǎn)》文物大展將于3月25日在日本京都拉開帷幕。包括秦兵馬俑在內(nèi)的120余件(組)文物日前已漂洋過海運抵日本,即將在日本展出,從而為中日兩國文化交流續(xù)寫佳話。
兵馬俑“故地重游”意義重大
“秦兵馬俑作為中國最負盛名的文化IP之一,1976年首次走出國門,展出地就是日本,之后在海外舉辦過多次展出。”陜西歷史博物館館長、陜西省文物交流中心主任侯寧彬介紹說,今年是中日邦交正?;?0周年,兵馬俑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再次“故地重游”意義重大,將對兩國的文化交流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據(jù)侯館長介紹,本次展覽其實在2019年就開始醞釀,當時,中日新聞社東京本社發(fā)來邀請,但因疫情等原因,中日雙方歷經(jīng)3年的不懈努力和精心籌備,如今才得以實現(xiàn),這也是2018年后秦兵馬俑首次出境展覽,意義重大,也得到國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
據(jù)了解,本次展覽由中日新聞社東京本社(東京新聞)和陜西省文物局主辦,陜西歷史博物館(陜西省文物交流中心)、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以及展出地日本京都、靜岡、名古屋、東京的文博機構(gòu)聯(lián)合承辦。所展展品十分豐富,集結(jié)了來自陜西歷史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寶雞市鳳翔區(qū)博物館、隴縣博物館、永壽縣博物館、綏德縣博物館、里耶秦簡博物館等17個文博機構(gòu)的120余件(組)文物,包括西周、春秋戰(zhàn)國、秦、漢的石器、青銅器、金器、玉器、秦簡等各類型珍貴文物,一級品占到20%,文物歷史跨度從西周到東漢晚期達1000多年。其中參展的秦兵馬俑形態(tài)多樣,包括了鎧甲武士俑、鎧甲軍吏俑、立射武士俑、跽坐俑等,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
高科技護航“國寶”安全
此次《兵馬俑與古代中國——秦漢文明的遺產(chǎn)》展將于3月25日在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開展,之后在靜岡、名古屋、東京三地巡回展出。整個展覽歷時近一年,所展文物明年2月啟程回國。
作為展覽首站,京都與西安、與中國文化有著很深淵源。京都是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大阪都市圈的重要城市,歷史上曾是日本的首都,在當時的城市布局上效仿了長安城的樣制,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對于這場來自中國文化資源大省的文物盛宴,當?shù)厥忻裼慰投挤浅F诖?/p>
因為展品包括了秦兵馬俑等重量級文物瑰寶,如此大批量、高規(guī)格的文物精品漂洋過海,其包裝運輸和展出方面的安全如何保障?據(jù)介紹,文物專家經(jīng)過嚴格前期考察,展覽的各環(huán)節(jié)措施詳盡周密,文物遠途運輸中,停留地均在各地博物館,并采用先進技術(shù)對文物安全實時監(jiān)測,確保文物萬無一失,每件兵馬俑的保額更堪稱“天價”。
用文物講述周秦漢的盛世文明
“多年來,國外民眾對兵馬俑的喜愛程度從未降低。”侯館長介紹,作為西安最響亮的一張文化名片,秦兵馬俑自1976年首次出國展出以來,國外舉辦過的以兵馬俑為主題的展覽有132個380多次,而有兵馬俑參展的展覽就更多了。兵馬俑所到之處,都造成極大轟動,人們爭睹中國國寶尊容,常常一票難求,不斷刷新當?shù)夭┪镳^參觀人數(shù)的最高記錄。兵馬俑已成為國家間的“友誼大使”,很多外國人對西安、對中國的了解是從兵馬俑開始的,因為在海外參觀過兵馬俑,而更加向往西安,“兵馬俑的家鄉(xiāng)”甚至成為西安的代名詞。
“讓文物活起來,讓文物講故事。”侯館長表示,此次展覽分“統(tǒng)一前夜”、“一統(tǒng)天下”“傳承與發(fā)展”三部分。在展出文物的選擇上,以反映西周到東漢晚期歷史進程、國家管理、社會治理、經(jīng)濟文明進步為主旨,文物類別十分豐富。此次大展,借文物本身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科技價值、審美價值和時代價值,展示出中華民族在周秦漢時期的盛世文明與輝煌發(fā)展歷程,生動講述出中國故事、陜西故事、西安故事,傳遞出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西安城市文化傳播工作室 薛雯)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zhuǎn)載,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quán)、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