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盟陜西省委會
煤炭是我國的基礎能源和重要原料,占我國化石能源資源的90%以上,是穩(wěn)定、經濟、自主保障程度最高的能源。國家大力發(fā)展煤炭轉化為液體清潔燃料的潔凈煤產業(yè)化技術,而煤低溫熱解制油便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高油、富油煤是轉化為液體清潔燃料的原料。統計表明,我國煤炭資源保有儲量中高油煤(焦油產率大于12%)占8%,富油煤(焦油產率7%~12%)占45%,含油煤(焦油產率小于7%)占47%,轉化潛力巨大。
當前,我國煤炭資源開發(fā)利用中還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
一、我國煤炭資源保有儲量中超過半數屬于高油、富油煤,但是超過80%的煤炭直接作為燃料,絕大多數高油、富油煤隨之作為燃料,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煤炭為化工行業(yè)所用,造成資源極大的浪費,同時煤燃燒排放的粉塵、氣體是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
二、對高油、富油煤資源調查、評價和研究不足,高油、富油煤資源家底不清、高效利用缺乏依據。地質勘查側重查明煤炭資源的賦存特征和用作燃料的主要煤質指標,導致對高油、富油煤資源總體分布狀況和資源潛力認識不清,開發(fā)前景不明,資料無法滿足煤炭轉化的需求。
三、目前國內外煉焦煤越來越少,價格持續(xù)走高,迫使焦化企業(yè)為了降低生產成本,都在不斷調整配煤結構,開發(fā)一些新的煉焦煤資源;煉焦煤資源的變化和配煤結構的調整對焦化產品的產量和焦化企業(yè)的效益造成了很大影響。
四、成礦地質條件和富集規(guī)律尚待研究。高油、富油煤成礦地質背景、成礦規(guī)律、成礦模式、有機巖石學特征與生油潛力關系尚不明確,制約著高油、富油煤的勘查、開發(fā)利用。
長遠看,煤炭在保障我國能源安全中仍起基礎性作用,能源轉型的立足點和首要任務就是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據初步測算,僅陜西省的高油、富油煤資源如果充分利用,就可以相當于大慶油田的產量。
為此建議:
一、摸清我國高油、富油煤資源的家底。對高油、富油煤及其伴生有益礦產展開資源調查、評價和研究工作,評價其資源潛力,為開發(fā)利用提供決策依據。
二、加強煤炭加工與綜合利用,提高煤炭資源附加值。對煤炭進行洗選加工和深加工,有效節(jié)約資源和提高經濟效益。據測算,原煤經洗選后可增值1.73倍,經洗選再焦化后可增值5.21倍;經洗選、焦化、焦油加工后可增值為5.56倍,而利潤增值相應分別為1.3倍、9.73倍和10.57倍之多。
三、提高高油、富油煤資源的開發(fā)利用率。通過低溫熱解分別提取煤氣、低溫煤焦油和半焦分質利用,以提高煤炭資源的經濟價值和煤炭能源利用率,降低運輸、利用過程中的污染。
四、完善煤炭勘查規(guī)范,增加煤炭多用途分類。應針對煤的各種特殊用途增加化驗項,開展煤質補充勘查和綜合研究工作,評價煤的最佳利用價值,根據煤質特征確定轉化方向,為煤炭的高效開發(fā)利用打好基礎。
五、加強科研對高油、富油煤資源開發(fā)利用的支撐。加強高油、富油煤成礦地質背景、分布范圍、成礦規(guī)律、煤生油機理、有機巖石學特征與生油潛力、資源潛力和開發(fā)前景研究。研究富油煤開采、轉化與水資源、土地資源和大氣環(huán)境承載力之間耦合關系,統籌規(guī)劃、最大限度提高煤炭利用效率,減少煤炭生產和利用過程中的環(huán)境污染,系統全面評價資源環(huán)境承載力,提出適合我國特點的發(fā)展煤化工產業(yè)的戰(zhàn)略布局,合理確定煤炭化工產業(yè)規(guī)模,為國家能源戰(zhàn)略安全提供技術支撐。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