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西安新增報告本土新冠確診病例數持續(xù)降低,有市民詢問核酸檢測為什么要做這么多輪?真的有必要嗎?1月11日,記者采訪了西安交大二附院呼吸與危重癥學科主任楊拴盈。
楊拴盈說,加密重點區(qū)域的篩查頻次,對于社會面徹底清零至關重要。對重點區(qū)域和重點人群加密篩查頻次,確保應檢盡檢、不漏一人,把可能隱匿的陽性病例檢出來、早救治。
西安本次疫情涉及的新冠病毒屬于德爾塔變異株,具有潛伏期短、傳播速度快、病毒載量高及致病性強等特點。然而當病毒侵入人體初期,病毒載量尚未達到可檢測程度,此時檢測可能出現陰性結果,隨著病程的進展,才有可能出現核酸陽性。
其次,病毒在人體內的復制受多種因素影響,不同階段并不相同,無法確定樣本采集時是否為樣本檢測的最佳時段。不同核酸檢測標本(鼻咽拭子、口咽拭子、深咳痰液、肺泡灌洗液)的病毒載量不同,其中痰液和肺泡灌洗液陽性檢出率較高,但對于新冠篩查顯然不能作為首選,故臨床多采用咽拭子,這就無法避免假陰性的檢測結果,因此必須進行多次采樣檢測。(記者 張毅偉)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