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岳(右)向村民了解櫻桃銷售情況(朱祎 攝)
□記者 趙婧
“路通了,就看到希望了。”望著村里平坦通暢的水泥路,藍田縣洩湖鎮(zhèn)馬王村的村民們高興地說。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回憶起初進村的情景,西安市司法局駐馬王村第一書記薛岳說,村里原先硬化了主干道,但遇上雨天,支路小道泥濘不堪,嚴重影響了村民的生產和出行,更別提發(fā)展產業(yè)了。
要致富,先修路。經過相關部門的協(xié)調和支持,馬王村先后申報了8個基礎設施項目,爭取到了220萬元扶貧資金。2019年,在全村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終于修建并硬化了4.59公里的通組路、產業(yè)路。
路通了還不夠,還得念好致富“經”。“目前,櫻桃是這個村的主要收入之一,總共有1300余畝。”指著眼前一片茂密的櫻桃林,薛岳介紹說,馬王村域內最高海拔1000多米,晝夜溫差較大,是櫻桃種植適宜區(qū)。
“櫻桃打開新銷路,路燈底下話增收。”五月的櫻桃園里,一簇簇紅彤彤的大櫻桃掛在樹間,長勢喜人。“村里種植的櫻桃有‘紅燈’‘美早’等多個品種,預計有700余畝掛果,產量在50萬斤左右。”
“收成挺好的,再加上駐村干部幫忙對接銷路,目前已經賣了1.5萬元左右。”櫻桃園里,77歲的村民李志賢與家人辛勤地忙碌著,“以前的日子,就是種地,靠天吃飯?,F在我家種植了一畝九分地的櫻桃,日子比過去寬裕多了。”李志賢笑呵呵地說。
李志賢的大兒子李選利告訴記者,今年他們家的櫻桃掛果多、產量大,一株櫻桃樹大概產果量在80斤左右。“家里種植櫻桃4年,有70余株。現在,村里的路通了,櫻桃紅了,游客也多了起來,我們的日子越過越有盼頭。”李選利說。
在豐收增收的背后,離不開扶貧干部的苦心籌劃。早在疫情初始,薛岳就開始擔心,“往年,來自湖北的客商會收購大部分的櫻桃,今年疫情會不會影響櫻桃的銷路呢?”
為了降低疫情對銷售的影響,薛岳從3月份就開始聯(lián)系藍田縣經貿局,經過多次協(xié)商,終于為馬王村設立了電商站點,“有了電商這條新‘門路’,櫻桃銷路就更寬了。”
“路通了,村‘活’了。”據了解,除了電商銷售,“我為馬王村櫻桃代言”的活動也正在火熱開展,西安市司法局官網、大學生村官網、微信群都可以看到馬王村的櫻桃之美。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