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訊(記者 李卓然)記者近日從陜西省應急管理廳了解到,2019年陜西省應急管理廳協(xié)調省財政廳先后下?lián)苤?、省各類自然災害救助資金2.844億元,下?lián)苊薇?、棉大衣、棉衣褲等省級應急救災物資5.3萬件(套),全力保障受災群眾溫暖過冬,祥和過節(jié)。
2019年,陜西省發(fā)生干旱、洪澇、風雹、生物災害等8類自然災害318次,10個市96個縣(區(qū)、市),509.3萬人次受災,47人因災死亡和失蹤,緊急轉移安置5萬人次,需緊急生活救助1.5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687.6千公頃,絕收112.6千公頃,倒塌和嚴重損壞房屋7534間,一般損壞房屋1.8萬間,直接經濟損失60.4億元。
據(jù)了解,與2018年相比,陜西省災情偏重,各項災情指標都有所上升,特別是受災人口、因災死亡人口、農作物受災和絕收面積增加較多。從區(qū)域分布看,陜北受風雹和低溫冷凍災害的影響,農作物受災和絕收面積最大;關中地區(qū)受洪澇、生物災害的影響,受災人口最多;陜南受旱災、洪澇和地質災害的影響,因災死亡人數(shù)、需生活救助人口、倒損房屋最多,直接經濟損失最大。
下一步,陜西省應急管理廳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tǒng)籌做好救災和物資保障工作。一是保證冬春救助工作取得實效;二是保證緊急轉移安置群眾基本生活;三是保證救災資金到位,督促各地全面落實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救災工作原則。四是保證救災和救助有效銜接,不漏一戶一人。要求“經應急管理部門應急期救助和過渡期救助后,受災群眾基本生活仍存在較大困難的,民政部門要按照‘先行救助’有關政策規(guī)定,給予臨時救助,幫助其盡快渡過難關;對符合低保條件的,要按照規(guī)定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對因災導致的特困人員,要及時落實救助供養(yǎng)政策,充分發(fā)揮社會救助的兜底保障作用”。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