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小區(qū)
他們處在“垃圾分類”的最前端,也是“垃圾分類”流程當中的第一位“操作員”。
凌晨5點鐘,微弱燈光下,垃圾分揀員程世斌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程師傅與5名同事一起負責長安區(qū)天賜頤府小區(qū)2000余戶人家的垃圾清收、分類工作。一周6天班,每天需要在10多個垃圾桶旁工作9個小時,月月如此。
一雙防臟水、防割傷多功能紫色塑膠手套,是他最重要的護具,一個月能磨壞三四雙。
素質(zhì)從小培養(yǎng)
等奶奶洗手
“你看,這包就分得很好,里面沒有衛(wèi)生紙和塑料保鮮膜,我細分起來很方便。”程師傅用手指捏緊塑料袋,往兩邊一扯,眨眼的工夫,一包廚余垃圾順利入桶,隨即,一股腐臭味從桶中升騰。
食物殘渣和生活垃圾像好哥倆混在一起出現(xiàn),分揀到這樣的混裝垃圾,程師傅就要一點一點辨認,然后耐心地將生活垃圾挑出。
一位年輕姑娘拎著兩袋垃圾走到桶前,嘴巴緊閉,嘴角凹出個“坑”,為難地看著程師傅。“這袋給我,那袋放這個桶。”女孩離開后,程師傅憨憨地說:“這女娃胃淺,回回走到跟前,就犯惡心。”
每天最難受的不是散落一地的垃圾,而是面對一些居民對垃圾分類的不理解、不配合。
未到投放時間,有人也會把垃圾堆到門口,有了第一袋,就有人再放第二袋……
“這包扔哪個桶?”
“非投放時間,沒有專人看守,垃圾分類不及時,氣味很大,影響咱小區(qū)環(huán)境……”程師傅苦口婆心地說,有的配合,有的“指指點點”。“我都提到這兒了,不讓放這里放哪里?能干就干,不想干就滾出小區(qū)!”程師傅“唉!”了一聲,嘴角尬尷地咧開笑了一下,低頭繼續(xù)挑揀。
能夠著時,用手分揀比夾子快
專用的鉤子、夾子齊上陣,一點一點讓“走錯門”的垃圾“回家”。
“旁邊有熱水,打點洗手液,不臭。”程師傅從角落又拿起一瓶空氣清新劑,朝“辦公室”噴了幾下,“正式”開始一天的工作。(當代陜西—陜西網(wǎng))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zhuǎn)載,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quán)、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