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又一年,一程又一程。
雪花漫天,鐘聲千里。2020,如約到來。長路上的你,是否已經看見了桃花在春風中的淺笑?
無論你滿面塵灰,無論你春風得意,無論你行囊羞澀,無論你滿載而歸,這一個冬天,就要去了!另一個春天,就要來了。
雪雨風霜,光陰河不舍晝夜;離合悲歡,人間事古來難全。
我們無法改變自然界的寒暑,卻可以調節(jié)自己內心的溫度——如果溫暖長在,冬天就是最美麗的童話;如果風霜不減,春天也是最虐心的風景。
我們的時代史無前例。科技,生活,經濟,社會……知識如潮水般迭代,新領域,一天不學習,便成小學生;零售業(yè),制造業(yè),金融業(yè),傳媒業(yè)……顛覆像地震般發(fā)生,江湖上,昨日笑傲客,今朝落魄人;萬物互聯(lián),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生態(tài)危機……未來像星空般迷離,明日事,歧路何其多,選擇何其難。如此種種,構成了我們各個領域的大氣候,左右著我們生活和工作的諸多感受。然而,正如季節(jié)并不等同于我們內心的冷暖,這些大潮流、大季節(jié)也不能決定我們幸福的全部。
總有一種難忘,來自離我們最近的地方。那些咫尺間的小風景、小人物和小故事,同樣讓我們悲喜,讓我們感動,讓我們想記入歲月的筆記,獻給2020的朝陽。
北關正街26號,陽光報社所在地。
還是那座樓,只是年中換了間辦公室,日日的窗前,便是另一種風景:沉入暮色的夕陽,變成東方冉冉升起的初日。孤獨遠去的列車,化做未央路滾滾而過的車流。
一屋暮氣去無痕,兩窗朝暉來有影。
這塊土地,毗鄰道北最后的店鋪,相望龍首千年的遺址。在此,大明宮的天闕曾似燈塔,照亮東方文明;在此,隴海線的火車曾如方舟,救渡大河難民。大福大禍,大悲大喜,大起大落,成了這片土地的獨特標簽。
自2000年始,陽光報社扎營此地。數百個青春身影,先后定格。七千個采編日子,由此歸家。20年,青絲間了白發(fā),單身成了爸媽,多少一紙風行的時光,歷歷如昨,砥礪如琢。
2020年,在陜西新華出版?zhèn)髅郊瘓F和陜西人民出版社的支持下,為了進一步改善辦公條件,陽光報社將整體搬遷到曲江新區(qū)陜西新華出版?zhèn)髅疆a業(yè)大廈A座11樓。
所有的遠行,從來不是對故鄉(xiāng)的無情,而是因為遠方,更適合夢想的生長。
2019,無數的你,應該和我們一樣,正攜夢奔走在各自的路上。在南方和北方之間,在城市和鄉(xiāng)村之間,在客戶和客戶之間,在校園和校園之間,在高樓和高樓之間……你們不斷遷移,不斷改變坐標,不斷從熟悉之地奔向未知的天空,只因,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2019,無法忘記的還有從我們手中飛出的萬千鴻雁。
6月28日,還在盛夏。由陜西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指導,西安市委宣傳部、團市委、市教育局和西安報業(yè)傳媒集團主辦,西安晚報和陽光報承辦的“壯麗70年少年家國信——我愛祖國學生書信征集活動”正式啟動,組委會和西安市119所中小學聯(lián)合向全省中小學生發(fā)出倡議信:2019,我們一起續(xù)寫紙上的家國!2019,我們一起接力千秋的鴻雁!
12月27日,已是深冬。長達半年的書信活動畫上了一個階段的句號。
這半年,一封信,改變了什么?
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一座城的孩子們因這封信而忙碌起來。萬千鴻雁,一城長情。七場朗誦,聲聲走心。
從陜南到陜北、關中,一片片土地因這封信而活躍起來。致張富清,洋縣驕傲;致陳彥,商洛自豪;致路遙,陜北深情。
從西安晚報到陽光報,編輯們因這封信每天累并快樂著。閱稿,核實,挑選,編輯,加班,追蹤……字如沙,眼欲花。一篇好文,意氣風發(fā)。
從河南逃荒的太姥姥到淮海戰(zhàn)役推小推車的太爺爺,從奔赴青藏高原的高材生爸爸到小縣城率先下海致富的爺爺,一部中華民族的家國史因這封信徐徐展開。頻見幾代人,報國情綿綿。
從西遷往事到三線建設,從改革記憶到一帶一路,一部70年間的民族奮斗史因這封信而次第呈現。國如海,家如舟,命運難分。
從錢學森到屠呦呦,從陳忠實到張錦秋,二百余位新中國的風云人物因這封信而被一一致敬。浪淘盡,多少風流人物,淘不盡,無數赤子心,一腔家國情。
從“學習強國”陜西學習平臺到《中國青年報》,從團市委的“西安青年聚”到西咸新區(qū)的官微,一股股跨越中省市媒體、新媒體和傳統(tǒng)媒體、專業(yè)媒體和自媒體的浪潮因這封信涌起。“蝴蝶效應”之下,傳播能量幾何增長。
從西安古城區(qū)到開發(fā)區(qū),從榆林到漢中,從渭河到秦嶺……一幅古城西安乃至三秦大地的全景變遷圖因這封信而纖毫得現。歷史的無價,正在于它是一條抽刀難斷的珠鏈。過去,今天,明天,均是鏈條上無法割舍的一環(huán)。
省委宣傳部和省新聞出版局的長篇閱評盛贊:一封少年信,幾多家國情……書信小切口,時代大主題。
這是舉八方之力、融眾媒之能、聚千校之熱,共講西安和陜西故事的一場盛會,一次家國能量的浩蕩匯聚與釋放。
在新年到來之際,作為活動的承辦單位之一,我們要再次向關心和支持過活動的所有人們致謝!
我們也要再次向所有熱情參與活動的同學們致謝!是你們,走近親人,聆聽往事,記錄家國,致敬英雄,講述滄桑,關注現實。是你們,燃情了一個個校園,壯懷了一段歲月,釋放出溫暖一座城、鼓舞千萬人的正能量。
因為你們,這一個冬天有點暖,這一座城市正青春。
最后,以2019無法忘懷的一幕,致敬所有的守望者。
一位音樂人,用陜西方言激情地唱著。一位鋼琴師,一絲不茍地為他伴奏著。空落落的大廳里,他們顯得有些孤獨。
這是今年冬天,我在寶雞見到的一幕。這位名叫左東的歌手,多年來堅持用原創(chuàng)方言歌曲唱著家鄉(xiāng),頗有影響。這兩年,雖然艱辛,但他以自己的執(zhí)著和熱愛,支撐著這個唱家鄉(xiāng)歌的地方。
新年在望,我們想預祝所有的左東們:2020,走進自己的春天。
如果我們的歲月注定波瀾壯闊,每一個弄潮或嗆水的你都是意義的一部分,而不是過客中的一個。
如果我們的旅程注定風光無限,每一個堅守或遷移的你都是風景的一部分,而不是背景中的一點。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一切冰雪,皆等融化。一切春天,皆在咫尺。
最盛大的春天,在你冰雪融盡的心田之上。那里,陽光無遮地灑下,花朵無憂地怒放,少年如風地成長,永不滄桑。
2020,祝愿我們的國,我們的民,我們的家,新十年,更少年!
《陽光報》總編輯 萬波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