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照片
墓葬正射影像圖。 記者 郭青攝
帝識其意,擇薛紹尚之。假萬年縣為婚館,門隘不能容翟車,有司毀垣以入,自興安門設(shè)燎相屬,道樾為枯。紹死,更嫁武承嗣,會承嗣小疾,罷昏。(摘《新唐書·太平公主傳》)
太平與紹,史書僅載數(shù)言。然,自《大明宮詞》劇出,民間多向往之,曰:紹清奇高逸,磊磊若松,太平亦有美好之儀,乃璧人也。己亥歲冬,秦地考古者謂世人:紹墓已現(xiàn)。眾聞之,多慨嘆:昔相逢之絕美,今得相守乎?
唐代駙馬都尉薛紹的墓被找到了。12月17日,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外發(fā)布這座墓葬的考古發(fā)掘成果。
據(jù)項目負(fù)責(zé)人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李明介紹,2019年8月至12月,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咸新區(qū)空港新城底張街道巖村發(fā)掘了一座帶有4個天井和前后磚券墓室的大型唐代墓葬。墓志置于前室地面,保存完整,記載葬地為“雍州咸陽縣”。根據(jù)墓志,證實該墓墓主是唐太平公主第一任駙馬薛紹,下葬于唐神龍二年(公元706年)正月。薛紹墓距西安咸陽國際機場1.7公里,距唐長安城遺址(今西安市市區(qū))約23公里,距唐昭容上官氏墓7.3公里。
唐駙馬都尉薛紹墓坐北朝南,南北長34.68米,深11.11米,由封土、斜坡墓道、4個天井、4個過洞、6個壁龕、前后甬道和前后墓室等部分組成。
據(jù)當(dāng)?shù)卮迕窕貞?,若干年前此地封土頗具規(guī)模。斜坡墓道坡度陡峻,東西兩壁原繪有壁畫,現(xiàn)僅存白灰地仗,可觀察到墨線繪制的人物形象。墓道北壁繪門樓圖,現(xiàn)僅可見紅色直楞窗痕跡。4個天井形制相同,第二天井保存最為完整,上口南北長1.3米,東西寬1.1米。過洞形制均為拱頂土洞,在第二、三、四過洞底部東西兩壁各開一壁龕,龕內(nèi)共出土各類陶俑100余件。甬道和墓室已完全毀壞,僅余部分磚鋪地和石棺床。天井和前墓室填土中出土石人頭、望柱頂摩尼珠殘件,表明墓葬地表原應(yīng)有神道和石刻,而且此墓被二次擾動過。出土文物主要為彩繪陶俑。
薛紹于唐垂拱四年,被誣參與瑯琊王李沖謀反而下獄,永昌元年餓死于河南縣獄中。唐駙馬都尉薛紹墓是后武則天時代下葬時間最早的一座雙室磚券墓。結(jié)合同時期的高等級唐代墓葬,可歸納出唐代貴族墓葬的“神龍模式”所反映的武則天至玄宗初期唐代政治文化的深層次特征。(記者 郭青)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zhuǎn)載,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quán)、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