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十月,故宮博物院低調地迎來94歲生日,官方既沒有組織慶祝活動,也沒有舉行任何典禮儀式,不過,紫禁城卻送出了不少特殊的“禮物”,故宮角樓咖啡、故宮文創(chuàng)和故宮書店等通過上新形式慶祝院慶,故宮雪糕、紫禁城徽章、故宮氣墊紛紛亮相。故宮的“神獸”獅子雪糕推出之后早已引得不少年輕人前去打卡,而這也不是故宮第一次推出文創(chuàng)美食。
作為全國聞名的陜西歷史博物館,如今也有了自己的“文創(chuàng)美食”。
博物館變得更“好吃”
吃貨們帶火“文創(chuàng)美食”風潮
如今,各地的博物館已經從傳統(tǒng)的文創(chuàng)紀念品研發(fā)漸漸發(fā)展出獨具特色的“文創(chuàng)美食”產品。而吃貨們也將對美食的熱愛投入到了博物館的打卡中。頤和園今年推出的“頤和八景”宮廷糕點、選取十七孔橋、玉帶橋、石舫、文昌閣、貴壽無極等8處標志性景觀,用不同餡料制成,一經推出就引得贊譽一片;盛夏,圓明園從7月31日起出售的蓮花造型冰淇淋,包含荷花、草莓、玫瑰、朗姆提子、開心果五種口味,不到半個月就賣了5萬根;3月10日,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在上海博物館閉幕,3個月時間,賣出1500套“董其昌下午茶”,喝一杯根據董其昌畫風拉花的咖啡或者特制的茶,再配一小碟“玄賞”米糕和山水綠豆糕,成為人們“沉浸式”觀展的方式。
而作為全國聞名的陜西歷史博物館,如今也有了自己的“文創(chuàng)美食”——由陜拾叁與陜西歷史博物館聯(lián)合推出的“國寶味道”主題文創(chuàng)產品“虎符餅干”已于10月29日上市。據了解,本次由雙方聯(lián)合舉辦,旨在通過“國寶味道”這個主題,弘揚中國文化,聚焦國之瑰寶,讓更多人以文創(chuàng)的方式領略到歷史文化和藝術的獨特魅力,未來也將陸續(xù)推出更多文創(chuàng)產品,將文物承載的歷史文化光輝,以文創(chuàng)的方式讓國寶活起來。
文物大省三年出一“虎”文創(chuàng)美食研發(fā)難
“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興土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會君符,乃敢行之……”這款盛于漢唐的“杜虎符”,是在先秦戰(zhàn)場上指揮千軍萬馬的“軍令狀”,也是曾在央視《國家寶藏》節(jié)目中精彩亮相的“國寶”,眾多游人從千里之外趕來一睹它的芳容,如今,它正靜靜地沉睡在陜西歷史博物館里,金絲鑲嵌成的40個篆體銘文,可謂是密碼學的“鼻祖”。據了解,陜西歷史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首批中國“AAAA”級旅游景點,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目前館藏文物達171.795萬件(組),一級文物762件(組),國寶級文物18件(組),其中2件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居中國博物館前列。
為何選“杜虎符”為“國寶味道”系列的第一款美食?陜拾叁品牌總經理海濱告訴記者,其實早在2014年,他在蘇州博物館的咖啡館里吃到了以館藏文物“秘色瓷蓮花碗”為原型的抹茶味曲奇餅干,給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氐轿靼?,作為西安人,同樣也是在做陜西風味烘焙產品和冰淇淋的餐飲人,他希望自己的團隊能夠出品一款文創(chuàng)美食。于是他開始流連于本地的各個博物館,“這個虎符餅干,并不是跟風的產品,其實2016年我們就和陜西歷史博物館溝通,能夠通過我們的設計、研發(fā),制作出能夠讓游客滿意的文創(chuàng)美食。”但事情并不是他所想象的那么簡單,產品的研發(fā)頗具挑戰(zhàn),從歷史博物館里借出1:1的仿制品制作模具,到如何在烤制過程中呈現清晰“銘文”,再到調整配方,以及口感、運輸不能破損、外包裝的設計……海濱如今回憶起這款餅干的誕生,真的是太艱難,“文創(chuàng)美食,為了保證口感,產品的保質期短、投入大、食品管控嚴格、未來銷售不確定,但最終克服了困難,這一切都值了!”
同樣作為文創(chuàng)設計者的嚴河,與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西安博物院等多家博物館合作過,他覺得文創(chuàng)現在逐步往好的一面發(fā)展,“文創(chuàng),首先有一定的商業(yè)潛力,西安目前對于文物賦能的輸出方面確實還是比較薄弱,總體來說是這方面的經驗少一點,但隨著現在百姓消費能力日益提高,同時對精神層面的追求更豐富,所以文創(chuàng)產品本身首先具備實用性,同時還必須具備一定的審美高度和藝術價值。文創(chuàng)美食也是如此,不僅要美,更要好吃!”
海濱說,“虎符餅干”的誕生只是“國寶味道”的開啟,隨后還將設計出更多能夠代表陜西味道、歷史文物特色的風味美食,形成一個既有文化韻味又方便攜帶的食品,希望能將陜西眾多的歷史記憶轉化成人們觸手可及的美食,讓文物與美食碰撞出更有味道、有意義的絢麗火花。
博物館是自帶流量的大IP
文創(chuàng)美食兼具實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
“我們現在就是要讓博物館的文物能‘說話’、會‘說話’、說‘文化話’,讓古老文物在新時代融合新鮮血液,煥發(fā)新的生命力。”陜西歷史博物館文化產業(yè)部副部長李博雅表示,館藏文物與美食相結合雖然不是什么創(chuàng)舉,但也是時下一種趨勢。經過文創(chuàng)開發(fā),讓一系列美食的研發(fā)與味蕾碰撞,在舌尖上呈現的不僅是美食,也是文化,是情懷。通過文創(chuàng)產品向市場的不斷延伸,這不僅是文物與更生活化、多元化的創(chuàng)意相接,更是文物復活講述歷史、文創(chuàng)走進生活的具體體現。在她看來,陜西文創(chuàng)食品還有很大的空間可挖掘,“我們的美食文創(chuàng)產品也是在不斷推陳出新,不斷設計和改良。”她表示,“博物館是一個城市的大IP,不但擁有豐富文化內涵且自帶流量,做好文化文博和美食的碰撞,品質是第一位。未來,相信陜西的博物館也會和故宮一樣,會有品牌咖啡館、冰淇淋及一系列周邊產品,滿足大家更多元的需求和服務。” 記者 曲麗莉 宋小雪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