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陜西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成就展持續(xù)火熱,吸引大量市民前來參觀。圖為三秦學生記者參觀成就展 本報記者 馬昭 攝
三秦學生記者參觀成就展 記者 馬昭 攝
回望歷史砥礪前行
9月29日,作為一名三秦學生記者,我參加了陜西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成就展采訪實踐活動,感受到了新中國70年來日新月異的變化。
整個展覽分為家國情懷、追趕超越、不忘初心三個板塊,展示了不同年代、不同時期的優(yōu)秀人物、重大事件、生活變遷、以及取得的成就等,其目的是讓大家更加了解我們祖國的發(fā)展變化,從曾經(jīng)的一無所有到現(xiàn)在的繁榮昌盛。
除了珍貴的歷史圖片與文字,展廳同時還陳列著一些實物成就和體驗式場景,仿佛讓我們置身于那個年代,帶我們進行了一場時光之旅。如陜汽德龍的大型貨車車頭、中國第一臺25米射電望遠鏡等等。一件件鮮活的老物件,一個個老字號店鋪,一處處老西安的街景,讓參觀者仿佛身臨其境,好似時光機,勾起了我們的記憶,帶我們體驗了父輩們的生活,也展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巨大變化。
一張張珍貴的圖片記錄了新中國70年滄海桑田的變化,也見證了新中國在歷史長河中留下的種種足跡,通過展覽,可以感受到新中國方方面面的發(fā)展變化。從榆林過來觀展的市民高彩虹說:“現(xiàn)在的生活相比之前大大提升了,就這70年來說,我們國家的變化真的是太大了!”
80歲高齡的楊大爺說70年來經(jīng)歷的太多太多了,無法用語言來一一細說,千言萬語只匯成了一句“無數(shù)”。他的言語之間是無盡的驕傲和自豪,他還給我們看了他剛剛寫下的觀展感受,滿滿的3頁紙上承載著他對祖國的感恩和對中國鐵路事業(yè)的熱愛。
西京學院盧雪薇
追憶過往感受時代步伐
9月29日下午,來自西京學院的三秦學生記者來到了曲江國際會展中心,參觀陜西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成就展。
成就展以“輝煌壯麗七十年追趕超越再出發(fā)”為主題,設家國情懷、追趕超越、不忘初心三大板塊。一件件展品、一幅幅照片,讓大家徜徉在時光的故事里,追憶過往,感受70年的發(fā)展變化,感受時代前進的步伐。
袁國林老先生收藏的那一枚枚軍功章、紀念章在“家國情懷”板塊中給學生記者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一枚枚軍功章仿佛將大家?guī)肓藨?zhàn)火紛飛的年代。袁老先生生動地描述了抗戰(zhàn)時期艱苦的歲月,不禁讓我們感慨我們現(xiàn)在來之不易的生活。
“追趕超越”板塊中的一輛重卡汽車引起了大二學生劉嘉偉的注意。他說,“這輛卡車不僅僅是陜汽集團的崛起,也是陜西企業(yè)蓬勃發(fā)展的標志,更是中國制造業(yè)突飛猛進發(fā)展的結果。”在工作人員的講解下,我們回顧了中國快速發(fā)展的歷程,了解了我們國家發(fā)展的迅速以及艱辛,我們衷心地對為國家付出的前輩表示致敬,為我們國家的發(fā)展豎大拇指。
在《面人——絲路小憩》展位前,陜西非物質文化遺產面塑技藝傳承人張倍源說,他所創(chuàng)作的這個作品描繪了絲綢之路的繁華景象。他告訴我們,“我們要通過絲綢之路將我們優(yōu)秀的文化傳播出去,同時,也要將異域的風情帶回來。”
西京學院介庚麟鄭怡劉嘉偉
70年成就輝煌三秦鄉(xiāng)黨點贊
用雙眼來感受新中國70年日新月異的變化,用紙筆來記錄新中國70年的偉大成就,以“三秦記者”的身份采訪歷史的親歷者,聽他們講述生活的變遷。9月29日,我們三秦學生記者前往陜西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成就展進行采訪實踐活動。
展廳由三大板塊構成,選用不同歷史時期的珍貴圖片近1000幅,呈現(xiàn)出立體、開放、現(xiàn)代的陜西;近400件不同年代的實物展品,展示了不同時期的社會生活風貌;17處體驗場景亭,使參觀者身臨其境,在時光穿梭中感受今昔變化。
來自西安醫(yī)學院的志愿者許思佳在展廳志愿服務了兩天,從第一天進館開始她就無比的自豪。她說:“在這里我能看到陜西秀麗的山水,勤勞的人民在各行各業(yè)的光輝歷程和取得的成就,以及更加光明的希望。”
展廳中,在一輛重型卡車面前站著一位市民,他停留在這輛車前很久。他曾經(jīng)是一位修路工人,如今已經(jīng)退休,公路交通的發(fā)展讓他感觸最多,“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準沒錯,他說:“以前上學到學校要走三天,現(xiàn)在一天就能打三個來回。”
滿頭白發(fā)的李成羲老人用智能手機拍照給他生病不能出門的妻子,他說,這是他第三次來展廳了,還真是“三顧茅廬”。“70年不容易,能看到陜西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成就展很難得。我今年78歲了,一定要來看看,感受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西京學院張雯
同上思政課激揚愛國情
9月29日,省委教工委、省教育廳、陜西日報社、共青團陜西省委共同主辦的陜西省思政課教學“三秦學生記者”社會實踐活動舉行,200多名學生參觀陜西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成就展。
到達現(xiàn)場后,大家領取了“三秦學生記者”的全部裝備,戴上記者證,手拿采訪本,“神氣十足”拍照發(fā)朋友圈:今天我們是“記者”!
山河為證、歲月為名,這是一堂別開生面的思政課,通過圖片、文字、視頻、互動體驗等方式讓我們回顧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巨變,記錄了一個偉大國家的偉大前行。西京學院新聞學大二學生劉嘉偉試乘了陜汽集團展出的重卡汽車后,難掩激動:“里邊座椅真的太舒適了,原來重卡也這么炫酷。”西京學院新聞學大三學生王錕在“家國情懷”展區(qū)發(fā)現(xiàn)了自己家鄉(xiāng)的歷史照片:“這張照片就是我們老家原來的樣子,以前很落后,環(huán)境也不好,現(xiàn)在到處都是綠水青山、屋明瓦亮。”曲江南湖小學的同學指著展區(qū)內的縫紉機,像找到了寶藏般激動地說:“我奶奶說她年輕的時候就是用這個做衣服的。”
大學生、中學生、小學生,大家同上一堂思政課,讓理論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理論課。職業(yè)記者當好學生記者引路人,帶領學生記者踴躍走出校園,回顧新中國的發(fā)展歷史,以特有的方式追憶過往,緬懷前輩,感受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培養(yǎng)學生們的家國情懷,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西京學院張又懿李晨晨張嘉豪華梓越本組稿件指導記者王嬌莉)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