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1999年的信封上蓋著陜西佳縣坑鎮(zhèn)的郵戳(9月1日翻拍) 。
20世紀60年代的西安報話大樓(8月30日翻拍)。
設(shè)立在西安郵政大樓門前的郵筒。
8月29日,在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西安市小寨分公司營業(yè)廳,工作人員正在整理信件。
8月28日,市民在位于西安市高新路的陜西電信廣場體驗5G技術(shù)。
9月1日,一位市民用手機和他的孫女視頻聊天。 本版照片均由本報記者 李念攝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西安市民家中使用的固定電話。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傳呼機。
20世紀90年代初,一位手持“大哥大”的男子在西安人民大廈門前打車(9月1日翻拍)。
過去,書信,是人們交流情感、傳遞信息的重要工具,“家書抵萬金”足見書信的重要性。如今,拿出手機,動動手指,我們就能與遠在天涯的親朋好友語音聊天、視頻聊天。新中國成立以來,通信技術(shù)的不斷進步,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
一封封兩地書
是最深的牽掛
“鄉(xiāng)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和余光中一樣,過去的人們寫封信,貼個面額為8分的郵票,就能把信寄到很遠的地方,寄到思念的人身邊。收信人拆開信封,從字里行間感受著情誼和溫暖,時時牽掛著對方的心也安靜了。
已退休多年的西安市民徐愛民,20世紀60年代參加過“三線建設(shè)”。“那時候,‘三線建設(shè)’的項目,都在偏僻的山溝里,寂寞的人們最大的享受就是寫信和收信。給家里寫信,讓母親不要擔心牽掛,給朋友寫信填補內(nèi)心的寂寞。寫好信后,封好信封,貼上郵票,鄭重地投入綠色的郵筒,然后每日期盼著來自遠方的回信。”徐愛民說,“當年,我和我的愛人就是靠書信交往,最后成了一家人。”婚后,徐愛民經(jīng)常要出差,一封封兩地書給予彼此最深的牽掛。
記得有一首詩歌中寫道:“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這大概就是那時候愛情的模樣。
徐愛民笑著說:“那時候一封信要在路上走好多天,要是碰到緊急情況,就得去郵局發(fā)電報了。電報不像書信可以寫很多字,只能簡明扼要寫幾個字。電報是按字收費,不敢多寫呀!”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西安市小寨分公司營業(yè)廳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隨著手機的普及,寫家書的人越來越少,現(xiàn)在分揀的信件中幾乎沒有家書了,多為商業(yè)信函。”
各種通信工具
悄然進入人們生活
到了20世紀80年代,固定電話開始走入尋常百姓家。
徐愛民回憶說:“剛開始裝固定電話的時候,要申請排隊,先交5000元初裝費拿到一個號碼,過一個月,才有施工人員來拉線安裝。記得我家剛安裝上固定電話那天,好多鄰居都跑過來試著給親朋好友打電話,熱鬧極了。”
固定電話走入尋常百姓家沒幾年,傳呼機、“大哥大”、手機等通信工具悄然進入了人們的生活。
傳呼機分為數(shù)字顯示和漢字顯示兩種,雖然漢字顯示比數(shù)字顯示高一個檔次,但每條信息也就十來個字,告訴你有人讓你回電話或者讓去什么地方。
“大哥大”,這種最早的移動電話厚實笨重,狀如黑色磚頭,充一次電需要很長時間,而且維持通話時間較短。它除了打電話外沒別的功能,而且通話質(zhì)量不夠清晰穩(wěn)定。雖然如此,“大哥大”當年還是非常緊俏,有錢難買。那時候,小年輕們腰里別著傳呼機,手里舉著跟磚頭一般的“大哥大”打電話,真是一道獨特的風(fēng)景。之后出現(xiàn)的小靈通,因為體積小易攜帶,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
徐愛民還記得自己購買的第一部手機,是一個黑色的摩托羅拉牌翻蓋手機,屏幕是綠色的,帶一個座充,主要功能是打電話、發(fā)短信。徐愛民說:“那時候有了手機,能隨時隨地打電話,感覺好極了。”
互聯(lián)網(wǎng)
拉近了人們的距離
到了21世紀,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和智能手機的普及,特別是以微信為代表的社交軟件的廣泛應(yīng)用,人們實現(xiàn)了通信形式從文字到語音再到視頻的隨意切換?,F(xiàn)在,通過智能手機,人們不僅可以隨時隨地通信,還能進行移動辦公、購物娛樂、學(xué)習(xí)等。
如今,一些人早上起來剛睜開眼就拿起床頭的手機,晚上也是捧著手機入睡。就連老人,玩起微信來也是“行家”。徐愛民說:“我的微信里有大大小小好多個群,每天這個群里逛逛,那個群里聊聊,忙得很。我女兒一家在澳大利亞,想他們了,就和他們視頻聊天,雖然和女兒一家遠隔千里,但通過微信聊天感覺他們就在我跟前。”
微信,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斷縮短,融聚在一個圈子里。
從最初的書信傳情,到現(xiàn)在視頻聊天,互聯(lián)網(wǎng)讓“天涯若比鄰”成為現(xiàn)實。從最初撥通固定電話后的激動,到如今智能手機走進尋常百姓家,通信的發(fā)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新中國成立70年來,通信工具的變革和通信方式的改變極大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這是民生改善的成果,也是我們幸福生活的印跡。記者 秦華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zhuǎn)載,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quán)、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