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又逢一年國慶。從1999年首個“十一黃金周”開始,如今,中國人已經迎來第20個“十一黃金周”。20年,集中休假的假日制度漸漸改變著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七天長假,你是在“堵”還是在“宅”?你是在景區(qū)“被擠”,還是在家里“被催”?你是在“買買買”的路上,還是在參加“婚禮婚禮和婚禮”的路上?
今年國慶,中新網將為你梳理有關“黃金周”的服務資訊、長假“生存”指南等等,共畫一幅普通中國人的“黃金周”浮世繪。
【“黃金周”浮世繪】國慶假期不輕松!這些“尷尬”如何化解?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0月2日電 (記者付強)十一假期來臨,除了吃喝玩樂、休息放松,不少人難免遇到一些不那么愉快的情況,比如時隔十年后突然被硬拉著參加同學聚會,被迫與親友家的“熊孩子”相處,約會父母指定但自己并不“感冒”的相親對象,以及參加不完的婚禮、隨不完的份子錢,等等。
資料圖:南京,地鐵車廂里的相親會。 泱波 攝
明明內心不情愿,卻又沒辦法拒絕。當你置身其中,究竟該如何應對?這份十一假期“生存”指南或許會給你啟發(fā)。
——婚禮“份子錢”給多少才合適?
十一假期,新人扎堆結婚,這種現(xiàn)象由來已久。曾有報道,七天假期下來,有人最多參加了近十場婚禮。
伴隨婚禮而來的,是逃不開的“份子錢”。面對每場少則幾百、多則上千甚至數(shù)千元的禮金,參加完幾場婚禮,荷包早已空空。一個假期,被禮金“吃掉”一月甚至數(shù)月工資,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婚禮不能不參加,但日子也不能不過。如何才能在婚禮邀請的密集“轟炸”下,讓自己別再“大出血”?
集中火力型
為隨份子煩惱的肯定不止你一人。把大家的錢湊在一處,壯大聲勢不說,萬一挨罵也有人幫著分攤“火力”。
繪圖:趙陽(下同)
禮輕情重型
只要情深義重,何必拘泥形式?一花一草、一筆一劃,都飽含我最誠摯的祝福。
“人生首幅毛筆字作品,創(chuàng)作耗時3分鐘,請笑納”:
經濟實惠型
隨份子就是走形式,只要等價交換就好了嘛。
“最近手頭拮據(jù)湊不夠禮金,故打白條一張,價值1000元;等我結婚時,可作抵價券使用”:
考慮“周到”型
不只看到眼前的婚禮,還為新夫妻未來的生活考慮;有這樣的朋友,真好。
“等我結婚時,你們正養(yǎng)孩子,經濟壓力大,到時只需還我66就行,怎么樣,貼心吧”:
無責推薦版
大方點,怕什么,反正自己結婚時都能要回來(當然,你得先有個女朋友 )
——如何與“熊孩子”友好相處?
隨著時間推移,親朋好友的孩子在逐漸長大,其中或多或少有一些,因為缺少禮貌或性格頑劣,成為公眾眼中所謂的“熊孩子”。
通常情況下,人們往往對“熊孩子”避而遠之。但在國慶假期里,由于各類聚會、活動繁多,不少人習慣攜子出席,所以遭遇“熊孩子”的概率也較平日大大增加。
面對這種情況,你該如何與“熊孩子”相處,才能把他們帶來的“騷擾”降到最低?
先禮后兵型
就近買些便宜禮物,第一時間虔誠奉上;但如果他/她還執(zhí)意搗亂,那就……
過度熱情型
甜言蜜語、百般示好,用過度熱情“嚇”得他退避三舍。
諄諄教導型
秀出你的專業(yè)知識,“免費”充當各科家教,讓熊孩子煩不勝煩,唯有避你遠之。
強烈推薦版
自己生個“熊孩子”并加以訓練,讓他成為“熊孩子”之王,如此就沒人敢打擾你了。
——怎樣與并不喜歡的相親對象見面?
近年來,迫于工作、生活等壓力,不少年輕人整日奔忙,無暇顧及婚姻大事。
這種情況,自然令他們的父母倍感焦急,也由此催生了“父母幫忙安排相親”的一波浪潮。利用十一假期,不少父母早早就為子女制定了一系列相親計劃。
在不少年輕人看來,相親并不苦惱,苦惱的是父母安排的相當一部分見面對象,一看照片就感覺不是自己喜歡的類型。
這時你該怎么辦?是直接拒絕,還是當作任務般如約赴會,見面后“再無下文”?
直接找各種理由拒絕
實在拒絕不了,還可以在相親過程中“動些腦筋”。
不卑不亢型
以普通朋友的平常心待之,不給任何曖昧或錯誤的信息和暗示;安安心心吃頓飯,然后各走各路。
移花接木型
開門見山直抒胸臆,用情商再低也能感受到的“明示”將選擇權拋給對方。
暗渡陳倉型
每隔一分鐘點下手機屏幕,讓它保持開屏狀態(tài),顯得自己業(yè)務繁忙;即使手機在旁,也要每隔十分鐘就問一次:幾點了?
至尊推薦版:
既然父母安排了,那就好好表現(xiàn),說不定還能遇到“反照騙”,真人比照片上順眼許多呢!(才不可能呵呵呵)
——尷尬的同學聚會要怎么度過?
假期里,許久不見的同學舉行聚會,原本再正常不過。但問題是,現(xiàn)在有相當一部分所謂同學聚會,目的已不只是暢談友誼那般單純。
有人從“學渣”成功逆襲,想揚眉吐氣一雪前恥;有人在學生時代就是“焦點”,想借聚會再次找回萬眾矚目的感覺;有人一事無成,不想當下的窘境被曝光;有人則害怕,自己在學校出過的丑,會在聚會時被當作笑料再次提起……
但是難免有一些聚會,即使不情愿也不得不參加。那“漫長”的幾小時,究竟該怎樣順利度過?
旁人可以不管,死黨必須拉來;管你們熱鬧滔天,我倆自有“二人世界”:
厚臉皮、城墻臉,你們說啥我接啥;反正這頓飯后,誰知道猴年馬月再見:
你把我的丑事揭,我就甩他的“陳年梗”。都是知根知底人,誰還沒點“黑歷史”:
與其沒話找話,不如專心敬酒;一杯下去尷尬消,兩杯下去忘了眼前愁:
真誠推薦版
真朋友不需要同學聚會這樣的方式來維系感情,為聚而聚的聚會不去也罷(驕傲臉)。
——遇到酒量極佳的老丈人怎么辦?
不少人選擇在國慶節(jié)與家人團聚。而對于新女婿來說,過節(jié)隨妻子回娘家,陪老丈人喝點酒、溝通一下感情,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喝酒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掌握的技能,不少女婿就面臨這樣的問題:自己和老丈人的酒量差距太過懸殊,這頓酒到底該怎么喝?
“三杯倒”的酒桌菜鳥,偏偏遇上“酒”經沙場的豪爽老丈人,似乎注定是一出人間慘劇。但你要明白,不會喝酒不丟人。如果你確實酒量為零,飲酒后會出現(xiàn)頭暈、嘔吐甚至昏厥等嚴重反應,那么你完全可以真誠地拒絕。但是請記住,拒絕也要講技巧,關鍵是給老丈人留足面子。
如果你有酒量,但和老丈人相去甚遠,那么你需要準備點話題,把老丈人“哄”高興了;多拋出一些他感興趣的、能讓他侃侃而談的、大吹牛X的話題,在他直抒胸臆時注意引導聽眾們的反應,在他結束發(fā)言時安排滿場崇拜的眼神和此起彼伏的叫好聲,換作是誰都會感到由衷的喜悅和興奮,誰還會死盯著你酒量的不足?
不過凡事總有意外。萬一老丈人當天狀態(tài)不好,已有喝高跡象,而年輕力壯吸收快的你反而超水平發(fā)揮,這時該怎么辦?
既然高興,就陪他喝到底??開玩笑,年輕人睡一覺就好了,老丈人身體出了問題怎么行!
不過,勸是要勸,但也要講方法;有技巧地退讓,給老丈人臺階下。
親測推薦版
比上面幾種辦法都管用的,是平時和丈母娘搞好關系。關鍵時刻有她撐腰,老丈人還能奈你何?(完)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